當牙齒出現裂痕、腫脹或斷裂時,往往代表牙齒結構或牙髓已經受損,這不僅影響咀嚼功能,也可能引發更嚴重的感染與疼痛。許多人一開始只覺得「有點酸、有點痛」,但其實這些都是牙齒發出「求救訊號」。以下帶您了解這三種常見狀況的成因、症狀與治療方式。

🦷 一、牙齒裂開(裂齒症)
常見原因:
長期咬硬物(骨頭、冰塊)、夜間磨牙、牙齒結構老化、根管治療後牙齒變脆等。
症狀表現:
- 咬東西會有短暫刺痛感
 - 對冷熱敏感
 - 疼痛不固定,有時候咬到特定角度才會痛
 
治療方式:
- 輕微裂痕:可用樹脂補牙封住裂縫
 - 中度裂痕:需製作牙冠(假牙套)保護牙齒
 - 深層裂到牙髓:需先進行根管治療,再製作牙冠
 - 裂到牙根:通常需拔除後再考慮植牙
 
😖 二、牙齒腫痛(牙髓或牙根感染)
常見原因:
蛀牙未治療、牙齒裂開後細菌入侵、牙周病造成感染擴散。
症狀表現:
- 牙齒附近牙肉腫脹、有壓痛
 - 咬合時明顯疼痛
 - 有時伴隨發燒或臉頰腫大
 
治療方式:
- 牙髓感染:進行根管治療,清除感染、封住牙根
 - 膿腫明顯:需先引流消炎,再進行後續治療
 - 嚴重損壞:若牙根無法保留,須拔除後以植牙或假牙重建
 
💥 三、牙齒斷裂(外力或咬硬物造成)
常見原因:
摔倒撞擊、運動傷害、咬硬食物、舊補牙材料脫落導致牙齒破裂。
症狀表現:
- 牙齒缺角或斷面明顯
 - 牙齒變得敏感或疼痛
 - 若斷到牙髓,可能出血或劇烈疼痛
 
治療方式:
- 小碎裂:以樹脂補牙恢復外觀
 - 中度斷裂:根管治療後製作牙冠
 - 嚴重斷裂:若牙根仍健康,可考慮「牙根保留或植體重建」
 
🔍 牙齒問題與治療方式一覽表
| 狀況類別 | 常見症狀 | 可能原因 | 建議治療方式 | 
|---|---|---|---|
| 牙齒裂開 | 咬東西刺痛、對冷熱敏感 | 咬硬物、磨牙、牙齒老化 | 樹脂補牙、牙冠保護、根管治療、必要時拔除 | 
| 牙齒腫痛 | 牙齦腫、疼痛、發燒 | 感染、牙髓炎、牙周病 | 根管治療、引流、植牙重建 | 
| 牙齒斷裂 | 缺角、疼痛、出血 | 外力撞擊、咬硬物 | 樹脂補牙、牙冠、牙根保留重建或植牙 | 
醫師小叮嚀
如果發現牙齒有「酸、痛、裂、腫」的情況,千萬不要忍耐或自行服止痛藥,因為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感染擴散、牙齒無法保留。
日常保養建議:
- 避免咬硬物或用牙齒開瓶蓋
 - 睡覺磨牙者可配戴護牙套(咬合板)
 - 定期洗牙與牙齒檢查(半年一次,65歲以上3個月一次)
 - 早期發現裂痕可避免更大損傷
 
想要保留原有的牙齒,是每位牙醫師與患者共同的目標。若您出現牙齒裂開、腫痛或斷裂的情況,建議盡快讓專業牙醫師檢查,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,讓您的口腔重新回到健康穩定的狀態。

